2024年10部經典電視劇:黑馬《天行健》排第3第一名斷崖式領先
截至目前,已經有超過33萬的觀眾,在某評分網站上為它打出了7.3的分數。
所以,盡管評分不算高,口碑也不算好,我還是愿意把它稱為,2024年最具討論度的作品之一。
更何況,闊別五年再重回觀眾視野,負重前行的范閑,非但沒有老氣橫秋,反而還更加隨性豁達。
即使游走在各個“爹爹”之間,卷入了無休止的權謀斗爭,依然能夠用輕松的態度化解困境。
這種從容不迫的主角光環,不僅讓角色更具魅力,也讓觀眾在緊張的現實中獲取了一絲輕松的調劑。
放眼整個國產劇市場,讓觀眾“魂牽夢繞”五年之后,依然能帶來情緒價值的主角,實屬少見。
因為它不僅能吸引忠實觀眾的目光,還能借助前作的聲量,吸引更多新觀眾的加入。
具體來說,就是權謀戲份的削弱和演員狀態的變化,影響了劇集的節奏和觀感,讓觀眾心生不滿。
這就是為什么,盡管《慶余年2》在劇情、人物方面存在諸多爭議,熱度卻一直高居不下。
比如,黃亦玫和不同男性之間的感情故事,還有她在處理感情問題時,內心所產生的矛盾和掙扎。
無論是飾演黃亦玫的劉亦菲,還是飾演黃亦玫戀人的彭冠英、林更新、林一和霍建華。
當然也包括飾演黃振華的佟大為,還有飾演蘇更生的萬茜,以及其他出色的演員。
諜戰的隱秘和商戰的激烈巧妙交織,劇情自然會更有戲劇張力,人物的命運也會更加撲朔迷離。
因為劇中的人物,不僅要在暗潮洶涌的諜戰世界中展開博弈,還要在復雜的商業環境中爭奪利益。
處于這種雙重高壓之下的人物,需要時刻在道德與利益之間,做出艱難的抉擇,心理自然會更加復雜。
這就是為什么,王一博飾演的魏若來和王陽飾演的沈圖南,總是會展現出那么緊繃糾結的狀態。
因為,他們不僅要面對外部的敵人,還要不斷與自己的欲望、恐懼和信念作斗爭。
這種深刻的人物刻畫,既保證了角色的立體感,也能讓觀眾在緊張刺激的外部沖突之中,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波動和內心掙扎。
所以,這部根據同名文學作品改編的劇集,其實在很大程度上,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理。
既描繪了神奇的自然景觀,又觸及了神秘的風俗人情,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充滿未知的異域世界。
不得不說,這種險象環生的劇情設置,充滿了懸疑和刺激,看著還是非常帶勁兒的。
再加上,郭麒麟、吳鎮宇、蔣奇明和陳松伶等各式各樣的演員,也塑造出了很多生動形象的人物。
而劇九游娛樂集借助兩個角色的人生經歷,對國人所欠缺的死亡教育,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探討。
既能打消觀眾對于殯葬從業者的偏見與恐懼,也有助于增加觀眾對于殘障人士的理解和尊重,極具人文關懷。
除此之外,兩位主角對生活截然不同的向往,其實也對應了當代年輕人,對于城市和鄉村的復雜情感。
而他們借由愛情,最終實現了雙向救贖的情感故事,也再次讓觀眾對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選擇展開思考。
甚至于我還覺得,它所具備的“年輕氣質”,其實更能引發當代觀眾的情感共鳴。
不管是黃玲和宋瑩之間的姐妹情,還是巷子里幾個小孩之間的純真情感,抑或是小巷里各家各戶剪不斷理還亂的親情。
更重要的是,這部劇集借由角色之口,向觀眾傳達了很多不夠美好,但足夠真實的人性。
莊超英的父母為何偏心,黃玲為何甘做良母卻不做賢妻,還有莊圖南為何對李佳心生防備。
這些乍一看有些丑陋,細究起來卻足夠立體的人物心理,都能給觀眾帶來啟發,從而幫助觀眾看到生活的真相。
另外,超長的時間跨度,逼真的場景搭建,還有演員們生動的表演,也都讓這部年代劇有了超強的時代氛圍感。
如此細膩的呈現,既能增強劇集的沉浸感,也能更好地喚起觀眾對于過往年代的回憶。
不吹不擂,同樣是熱門IP,同樣是續集作品,《唐朝詭事錄之西行》遠比《慶余年2》要討人喜歡。
而且,相比于后者的商業助推,這部沒有流量明星助陣、也不靠營銷手段加持的劇集,完全可以說是憑借自己的實力火起來的。
不管是對盛唐風貌的極致還原,還是對詭異幻術的新奇展現,抑或是復雜案件的懸疑推理,對觀眾來說都非常有吸引力。
而且身為續集,它非但讓觀眾產生割裂的觀感,還讓盧凌風和蘇無名的命運走向,在續集中有了更加豐富的延伸。
如此“瞻前顧后”又不失人文關懷的敘事方式,會讓觀眾對角色,產生更加深刻的情感連結。
旅途的未知跟案件的懸疑所碰撞出的獨特火花,也是這部劇集,讓觀眾沉浸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《天行健》是一部被名字耽誤的劇集,但這并不妨礙它成為2024年度的黑馬之作。
劇中,各方勢力對一件關乎國家命運的寶物展開生死角逐,奪寶過程中,又引發了層層謎團,牽扯出了各種歷史懸案。
小到人物之間的日常對話,大到各方勢力在爭斗時鬧出的笑話,都在一定程度上賦予了劇集很多趣味性。
該搞笑的時候搞笑,該嚴肅的時候嚴肅,這種張弛有度的敘事節奏,會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。
對于一部“歷史”題材的劇集來說,能把娛樂性和思想性平衡得如此巧妙,實屬難能可貴。
身為女性導演,滕叢叢用細膩的鏡頭語言,將阿勒泰壯麗的自然風光、獨特的民族文化,展現得淋漓盡致。
劇中無處不在的草原、雪山、湖泊,以及成群結隊的牛羊駿馬,都像是一幅精致的油畫,一首優美的小詩,令人心生向往。
張鳳俠野蠻的生命力,李文秀敏銳的感知力,巴太復雜的內心世界,以及他們彼此之間的深情厚誼。
這種“從自然中來,到自然中去”的生活態度,宛如一口不摻雜任何雜質的氧氣,讓人心曠神怡。
即便是收官之后,它在某評分網站上九游娛樂的評分,也是一漲再漲,一直漲到目前的9.6分。
《山花爛漫時》講述的是女高校長張桂梅不畏艱辛,幫助大山深處的貧困女孩重返校園,從而實現人生價值回饋社會的故事。
劇集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,但并非一比一的簡單復制,而是在張桂梅本人的奮斗故事中,找到了一個惺惺相惜的群體。
正是有了這些人的共同努力,張桂梅才有機會,帶領女孩們走出大山,走向更廣闊的未來。
所以說,這并非是一部歌頌張桂梅個人奮斗史的作品,而是一部強調集體力量與合作精神的作品。
每每看到她在劇中的言行舉止,都不得不感嘆,她不像是在演繹張桂梅,她仿佛已經成了張桂梅。
版權聲明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