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在短領域玩轉短劇
短短一分鐘的劇情反轉多次,直戳觀眾“爽點”,制作水準不輸專業電視劇……“我竟在短視頻平臺上刷短劇”,不是玩笑,而是現實。當短視頻市場逐漸飽和,與短視頻生態發展密不可分的短劇正成為該領域的新藍海,乃至吸引長視頻巨頭紛紛入局。
如何在短視頻領域玩轉短劇,跑通從吸粉到吸金的路徑?近日,2020快手金劇獎頒獎盛典上,快手大數據研究院聯合快手短劇發布的《2020快手短劇生態報告》為廣電行業的開拓發展提供了新思路,也讓短劇在給觀眾帶來更高娛樂休閑體驗之余,提振了影視行業信心。
從最初簡單的幽默段子,到如今越發精密的劇本,短劇制作正告別野蠻生長,不斷趨向系統化和專業化,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從業者。報告顯示,和今年4月相比,10月快手短劇作者數增長了18%。《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》記者發現,快手短劇作者主要集中在二線%。從年齡維度看,年輕人是短劇創作的主要群體,“90后”和“00后”作者占71%,其中,“90后”作者占比達55%。
在不同年齡段作者的題材偏好方面,“60后”和“70后”作者更愛拍生活和搞笑題材;“80后”作者更愛拍家庭、鄉村和美食題材;“90后”作者更愛拍古風、懸疑和魔幻題材;“00后”作者則更愛拍戀愛和逆襲題材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專業演員投身短劇領域正成為一種趨勢。專業喜劇演員肖旭,曾在《我們都愛笑》《歡樂喜劇人》等熱門喜劇節目中積累不少人氣。最近,他帶著《毛小旭的觸電人生》首次“觸電”短劇領域,演繹重回高中時代發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。而類似的例子越來越多已是不爭的事實。
報告顯示,快手短劇的女性觀眾數量超過男性觀眾。女性觀眾更愛看的題材是家庭、高甜、校園、古風、逆襲、友情;男性觀眾更愛看的題材是九游官網app正能量、搞笑、都市、影視綜合、連載動畫、魔幻。
不同性別和年齡段的觀眾呈現出不同的觀看偏好。“60后”“70后”男性對“正能量”題材的偏好度最高;“80后”“90后”男性則更愛看“搞笑”。相較而言,“60后”“70后”女性觀眾更愛看“家庭”;“80后”女性更愛看“高甜”;“90后”女性則更愛看“逆襲”,通過努力扭轉命運的情節獲得她們的深深共鳴。
虛構、現實交織,每個人都在這里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。短劇承載著印在現實生活軌跡中的情緒和夢想,成為許多人的情感寄托。
記者發現,短劇在一天中播放量最高的3個時段分別是6—8點、11—13點、19—21點,剛好與人們通勤、午休和下班的時間相對應。短小精悍、節奏緊湊的短劇充實了人們的碎片化時間,短劇的市場潛力正被激發。
如何通過短劇賺錢,成為許多創作者關心的話題。報告列舉了不少快手短劇變現的案例,“掘金”路有很多條,但前提是同一個:用心制作、精耕內容。
對品牌而言,快手小劇場正成為營銷新陣地。快手聯合國民喜劇廠牌“開心麻花”共同打造短劇《今日菜單之真想在一起》,首次打包“品牌劇場”的合作模式,為品牌量身定制專屬劇情;在“網文IP+短視頻”的變現之路上,快手也在積極布局探索。快手和網絡文學產品米讀達成合作:米讀為快手提供平臺原創熱門小說IP改編而成的短劇內容,并于快九游官網app手小劇場搶先獨播;快手則為獨播劇提供更多流量支持和宣發助力。目前,雙方已出品包括《閃婚萌妻》《河神的新娘》在內的22部精品短劇,全網粉絲量突破1000萬,累計播放量超15億。
版權聲明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