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振宇經典金句名句懂大勢勤努力信運氣
羅振宇,1973年1月出生于安徽蕪湖,自媒體視頻脫口秀《羅輯思維》主講人,得到App創始人。羅振宇1994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,獲新聞學學士學位;2008年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,獲新聞學博士學位。1997年至2000年擔任北京師范大學教師;2000年至2008年擔任中央電視臺制片人;2008年至2011年擔任中央電視臺《第一財經》欄目總策劃。2012年底創辦節目《羅輯思維》,半年內,該節目由一款互聯網自媒體視頻產品,逐漸延伸成長為全新的互聯網社群品牌。2014年6月,創辦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思維造物”),羅振宇為思維造物的大股東和實控人,現任發行人董事長。2015年12月,羅振九游官網app宇作為創始人,推出知識服務App:得到。得到App上線不到一年時間,總用戶數就超過550萬人,成為知識付費App領域的領導者之一。2014年羅振宇入圍“中國互聯網年度人物”,2015年12月31日開始,羅振宇開創了“知識跨年”新模式,每年歲末舉辦“時間的朋友”演講,持續分享洞察、啟迪思考、傳遞知識。2017年,擔任江蘇衛視知識類脫口秀節目《知識就是力量》主講人、擔任導師參加《奇葩說第四季》。同年9月公司D輪融資時的估值,羅振宇的身價達到33.33億元。2020年,羅振宇成為首位終身教育產業領軍人角色。
第一等智慧的人都是自相矛盾的,兩個原則沒有任何一個是對的,只有在具體的時間和地點,做出的唯一正好的判斷,才是對的。——中庸,是恰到好處
有個段子:男人和女人談戀愛的時候,“若她涉世未深,你就帶她閱盡人間繁華;若她心已滄桑,你就帶她去坐旋轉木馬”。女對男版是,“若他已閱人無數,你就爐邊灶臺”。只要他是人,不管這個人處于哪種狀態,你都可以找到他體驗當中最稀缺的那一點。所以,不要跟大家伙去拼產品經濟,一定要進入體驗經濟。
成長就是你主觀世界遇到客觀世界之間的那條溝,你掉進去了,叫挫折,爬出來了,叫成長。
一方面,剩女不是缺男人,而是根本看不上那些男性而已,所以很多父母會勸她們不要太挑剔。可是另一方面,憑什么不挑剔?從哺乳動物開始一直到人類,雌性動物扮演的角色就是挑剔,就是去尋找那些在斗爭中勝利的雄性,然后傳承后代。
很多年輕人都認為北上廣深的房子太貴,在這個地方長安居大不易,還是回老家吧。這個口號前兩年很流行的呦,可這兩年怎么樣?這些年輕人都蔫不出溜地回來了,為什么?他們發現老家更沒機會。相反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,不需要認識熟人或投親靠友,就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,這是最大的區別。
他妻子非常愛他,也是他的表姐,在嫁給他之前寫了一封信,信里說:“我非常愛你,但是你這套理論把上帝算是徹底給得罪了,我嫁給你之后,我們相愛一生之后在天堂還能重逢嗎?”達爾文后來在日記里也寫道,他說:“每到深夜的時候,我經常抱著這封信把它貼在臉上沉痛地哭泣,因為我真的不知道在天堂,我和我的妻子能不能相逢。”
八十歲的老人可能在這個時代新生,七八歲的孩子也可能永遠留在了過去,雖然同樣是沉沉的黑夜,伸手不見五指,有的人生活在晚上十點,因為他留在昨天,有的人生活在凌晨兩點,他必將迎來未來。
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拒絕,就學會去九游官網app享受它!.....你活得有多精彩,你贏的可能就有多高!
人不能有妄念,作家馮唐給妄念下過一個定義,“妄念就是一個人自己揮之不去,但又必須靠他人才能夠實現的愿望。”
自由主義的人生觀,無非兩句話。第一,我們絕不去強制他人;第二,我們盡可能不讓別人強制我們。換種說法,我們在保持自己獨立的人格尊嚴和人格空間的前提下,盡可能對他人釋放善意。
當愛的索取是無度的,無論是愛對方還是被愛都無度的時候,這是對愛最大的毀傷,這是最敗壞愛情的一種方式。
能力的表現,不是孤立的自我提升,不是全面取代他人,而是他人無法離開自己,是在協作關系中占據優勢地位。
有三種類型的能力可以決定你的未來,第一種是讓自己變得牛逼的能力,第二種是有讓周圍人都愿意來幫助自己的能力,第三種是混不好也無所謂,想得開的能力。這三種能力,練成任何一種,人生就有奔頭。
孩子不是在你出生很多年之后才出生的人,孩子是在你死了之后還會活很久的人。
看任何問題總有其它的角度,表達任何一個觀點總有更活潑的方式。人生很短,永遠要站在最美好的事物旁邊贊嘆,永遠保持有趣和笑容。
父母從來不能阻斷孩子的夢想,他真正要做的事情你從來遏制不住,你只干了一件事情,就是把你一生當中最灰色最陰暗的那些懦弱的成份,像瘟疫一樣傳染給了你的孩子
無論再過多少年 或者歷史的車輪被推向何方 在這世上 成功者與失敗者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大致相等
年輕人在城市獲得的更多東西,遠不僅僅是肉身之間非延時的溝通,更重要的是見識。其實見識跟經濟地位和聰明程度沒多少關系,和是否在大城市生活有關。
鄉村或者小城鎮并非沒有天才,而是天才也許永遠沒有辦法知道自己是天才。只有在能提供大量機會的城市,每個人生命中的種子才可能被激發,被照耀,然后完成一次閃亮。
版權聲明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