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游娛樂:天才級大師最新力作這次竟然玩過頭了?!
一張面癱臉塑造了銀幕上最冷峻的黑幫大佬,從不按常理出牌,一言不合就開槍。
2024年9月,北野武帶著新作《破碎的憤怒》亮相威尼斯電影節。這位“鬼才”導演,再次用他獨特的敘事手法和幽默感,顛覆了觀眾對他的想象。
除了北野武親自上陣飾演主角殺手一角,影片還集結了淺野忠信、大森南朋、中村獅童等實力派演員。
前半部分延續了北野武一貫的硬核風格,冷峻、暴力,刻畫了一個夾在警察與黑幫之間,為了生存而掙扎的殺手。
影片前半部分是一個標準的“北野武故事”,主角“鼠”看似是個普通老伯,真實身份卻是個冷血殺手。
沉默寡言的主角,冷靜的敘事,突如其來的暴力場面,《破碎的憤怒》的前半部分是影迷們熟悉的北野武。
之后“鼠”被警察逮捕,他不得不協助警方,潛入黑幫成了警察的線人,最終將黑幫分子繩之以法。
最離譜的是電影進行到40分鐘的時候,突然黑屏,明晃晃地告訴觀眾這是湊時長用的!
《破碎的憤怒》全片充滿了北野武式的自嘲與幽默,前半段像‘賣家秀’,后半段是‘買家秀’。
“雙重鏡像”的敘事手法讓觀眾在感受傳統黑幫片刺激之后,也在歡笑中反思暴力的荒誕本質。
不少影評人對北野武的這一大膽嘗試給出了高度評價,認為他打破了類型界限,將犯罪與喜劇無縫融合,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觀影體驗。
尤其是影片后半段,老爺子獨特的幽默感,各種卓別林式的滑稽摔跤,對于當下看多了短視頻搞笑段子的觀眾來說,可能略顯老套。
《破碎的憤怒》其實算是北野武實驗之作《導演萬歲》和《雙面北野武》的延續,甚至是更純粹的玩票之作。
在《雙面北野武》中,他就曾一人分飾兩角:明星彼得武和小丑北野武。那部電影情節晦澀復雜,充滿隱喻,令人困惑費解,評分自然也不高。
《雙面北野武》中的明星彼得武和小丑北野武,象征了北野武心中分裂的自我身份:一個是底層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,一個是銀幕上叱咤風云的大明星。
北野武于1947年出生于東京郊區,父親菊次郎是一名油漆匠,收入微薄,嗜酒如命。
北野武也很爭氣,考上了明治大學機械系,不過他在大學里逐漸荒廢學業,大四就退學了。
退學后,北野武只身前往淺草闖蕩,在脫衣舞俱樂部法蘭西座打雜兼職表演喜劇短劇。
1980年代初,日本掀起“漫才”表演熱潮,北野武和另一名演員兼子二郎組成了名為two beat的漫才組合,成為家喻戶曉的搞笑藝人。(漫才:類似中國的相聲,一人擔任較滑稽的角色負責裝傻,另一人擔任較嚴肅的角色負責吐槽,兩人借由彼此的互動講述笑話。)
后來遇到了導演大島渚,參演了《戰場上的快樂九游官網app圣誕》,從此投身電影行業,一直到現在。
導演的18部電影作品,3次入圍戛納,10次入圍威尼斯,《花火》更是斬獲金獅大獎。
他還是全球第三位,日本首位,被法國授予騎士團榮譽勛章藝人。甚至世界電影大師黑澤明曾為他親筆寫信道:只有將日本電影的未來交給你,我們才能放心死去。
在安靜和詩意的場景中,往往潛藏著即將到來的沖突,這種預兆與現實的結合使得暴力場面更加震撼。
北野武從不急于在電影中給出回答,而是留給觀眾去思考暴力的荒誕和生命的脆弱。
回顧他的過往經歷,似乎總是在粗暴地打斷之前的人生進行新的嘗試,就像他電影中那些突如其來的暴力。
北野武顯然不是一個喜歡重復的人,他總想拍沒有人拍過的電影,總是在審視和反思,接著走進一個完全不是他舒適圈的領域。
北野武的自省三部曲《雙面北野武》、《導演,萬歲》和《阿基里斯與龜》就分別調侃了他作為演員、導演、和隱藏的畫家身份,也都是全新的嘗試。
之后拍攝的電影,三部極惡非道和龍三,對他來說都算偷懶之作,只是在一個成熟的套路里填充素材罷了,好看是好看但終究缺少了探險的樂趣。
北九游官網app野武說他在進行創作時,有時候會精神高度緊張,大腦會無暇控制唾液腺,會不自覺地淌出口水來,而一旦創作進入到比較偷懶的狀態,就完全不會有這種情況。
但兩者在他眼里沒有高低之分,拍完一部精神消耗極大的電影之后,他就會想拍個輕松的電影放松一下。
《破碎的憤怒》的后半部分后,北野武終于可以放下冷峻大佬的包袱,做回搞笑藝人,這或許才是他更喜歡的身份。
如果給北野武貼個標簽,那一定是自由。如果用一句話總結他的人生,那必須是“熱辣滾燙的人生”。
北野武當然知道他的玩票之作會引發不滿與爭議,但老爺子更看重那些懂他的人。
他說:“如果我拍的電影,看過的人只有百分之幾的人會喜歡,那我就會為這百分之幾的人繼續拍下去。”
版權聲明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