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猝死得在規定時間才算工傷”專賣打工人的「996奮斗無憂保險」是今年最大地獄笑話吧
最近有人發現,中國平安推出了一款“996奮斗無憂險”。圖片上顯示,這款保險由中國平安財產保險承保,可以保障“猝死/意外/救護車費用”,繳費為18元/年起,最高理賠額度可達60萬元。
“他們想的辦法,不是怎么才能不猝死,而是猝死了怎么辦。加班猝死,不解決加班,解決猝死。面對猝死的態度,不是不要,而是,別怕。”一石激起千層浪,有人說保險公司推出熬夜猝死險,是拿越來越卷的加班文化來向打工人販賣焦慮,暗地里把996合理化。
但這類“專門針對打工人加班猝死”的保險并非平安獨有,2019年時類似產品就已經引發過討論。現在你在支付寶上,依然能搜到不止一款“猝死關愛保險金”這樣的產品,頁面簡介寫著“996上班族必備保障”。擔心猝死的打工人把保險放進自己的加班套餐。這種針對打工人的“猝死險”,內容其實在保險中很常見,大多都是普通的意外保險,附加一條對不同工作環境中猝死的保障。
套路類似于前兩年的隔離險、戀愛險。這招的確奏效。大家一邊狠狠批判996奮斗無憂險“助長不合理加班”,一邊在評論區偷偷問,“這種保險哪里可以買?”
加班已成定局,深感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打工人決定把最后一絲確定性留給身后。有大廠的年輕人在聽說或者目睹過同行員工猝死事件發生后,為自己
我和兩位保險從業者聊了聊,又研究了不同類型保險中的各種猝死條例,才意識到:
2022年某互聯網大廠員工猝死事件后,知名科技博主闌夕在微博上評論道,“年輕的打工人猝死消息隔三差五,真正處理得足夠體面的公司幾乎沒有”。
但“猝死”要被認定為“工傷”,得看死的時機是否足夠恰到好處。工傷認定,要滿足“雙工+48小時”的條件,即“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,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。”
如果你在工位上加班猝死,但已經過了下班時間,不能算工傷。如果你剛加班結束,在下班路上猝死,不能算工傷。如果你在工位上猝死但恰好48小時沒人發現,沒有經過搶救,且醫生無法認定是突發疾病導致死亡,也不能算工傷。
2023年11月,廣東一名車間工人連上23天班后,從車間出來4分鐘后吐血猝死,但并沒有被認定工傷,原因是
。他的妻子兩次申請工傷認定,但都失敗了。當地人社局認為,他“發病時正在睡覺,并非處于工作狀態;死亡在宿舍的床上,不屬于在工作崗位突發疾病。”2022年12月,一位在家中處理公司數據資料的的鍋爐公司職工突發心源性猝死。但由于沒有證據證明他猝死的那一刻恰好正在處理數據資料,他的工傷認定被法院拒絕。法院認為,
“事發當天單位并未交辦緊急任務”,所以不能認定為加班。想來,保險設計者對世界的想象也是十分純粹美好的:“隱形加班”是不存在的;因為合同里沒寫“工作沒做完要帶回家做”,所以不會人在家加班,大家回九游官網app家就該好好吃飯,享受精神世界;上班23天之后,一聽到“下班”的口令,立刻就又是元氣滿滿新的一天。“工作生活完全分開”得到充分實現。
對于一個經歷意外猝死家庭,只能是杯水車薪。而這個賠償能否拿到,還要看公司買的保險有沒有包含一條
這一條在許多團體保險里,是“可選項”,不強制要求投保,或干脆不包含在保障范圍內。比如,中國銀行的“雇主責任保險”里,對于猝死賠償的認定依舊是,
公司保險和個人保險最大的區別是,公司保險不會自動續保,必須每年和保險公司簽約投保。
更殘忍的事實是:個人投保,在買這種死亡保險之前,保險保險公司員工都會審查你的健康狀況,保證你沒有大的疾病,才能把保險賣給你。但為什么公司投保時可以省略這一步?
下一年投保也不會再投他的。不過對于公司來說,辭退員工也要承擔后續的用工風險,一位大廠hr說,“很多給員工買商業保險的,都不會這么干,反而是沒買保險的會這么干,因為沒有保險公司承擔,公司就要承擔風險。”所以,在公司的挑選標準里,你最好又能每天熬夜加班,又能退休前都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,這樣老板和保險公司就能皆大歡喜。
但公司以“該員工愛熬夜打游戲”為理由,不承認是加班猝死。打工人矛盾的一生:
,而且你最好還不能有其他不良生活習慣。這時候,打工人只剩下了最后一條路:自己買保險。
現在在支付寶里輸入“猝死”“保險”兩個關鍵詞,跳出的推薦結果里,第二條就是“綜合意外險”。
四個條件,才構成意外。由于猝死的原因往往是疾病或其他內生的突發狀況,不符合“外來、非疾病”的條件,所以意外險不賠猝死。可能是發現很多人有保猝死的需求,現在,也有一些意外保險“靈活處理”,把“猝死”作為一項附加條款加進了意外險里。但由于猝死是“附加”的,保額也比一般意外要低得多。
比如付寶的一份熱門保險產品,“太保國民綜合意外險”。基礎款不包含猝死保障,只有245元一年的尊享款才包括猝死,且
首先,定期壽險對年齡、健康狀況和職業甚至興趣愛好都有要求。患有常見疾病不能投保,比如肺結節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。
現在的互聯網保險簡化了流程,不會有人審查你的健康狀況,只需要簽一份 “健康告知書”,就可以購買一份定期壽險。但壽險寬進嚴出,如果到了理賠時,受保人被發現曾經在醫院中檢查出某種疾病,比如肺結節,保險公司就可以以此為由不賠償。
即使在定期壽險里,“猝死”也往往是一個被但拎出來的額外投保類別。比如一項定期壽險里包含了可選的
,可以額外獲得30%的保額。但你要獲得這30%的九游官網app賠償,還要證明符合這個保險金里所定義的“猝死”。
的人,之前沒有接受過診斷、治療。其次,你的死亡是直接、完全因為突發疾病發作24小時候死亡。最后,猝死還必須要有醫院的診斷,或是公安、司法機關的法律文書才作數。“直接”和“完全”讓“猝死”在保險里的認定變得微妙了起來。
在一份關于“保險該不該賠償猝死”的判例里,法院判決認為,“猝死的原因,應結合猝死的定義和被保險人的具體情況加以認定。造成猝死可以有某些誘因如精神過度緊張、暴飲暴食、輕微外傷、冷熱刺激、過度疲勞等,
所以,加班時的突然死亡到底是不是保險條例里規定的猝死,這事兒也不能100%保證。
前段時間,互聯網上流行“脆皮打工人”,聽起來“容易猝死”竟然成了打工人自己的錯。
據統計,我國每年發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數約為54.4萬,相當于每分鐘就有1人發生心源性猝死。而其中2/3的猝死,都發生在“看似健康的人”身上,長期壓力過大、熬夜、久坐不動并列為引發猝死的三大危險因素——打工人一條都沒逃掉。
7月,不止一位奇瑞員工公開證明,奇瑞汽車內部存在強制加班,要求每周加班時長大于20小時,有應屆生表示,一個月加班可以達到120小時。而在不久前,“寧德時代施行896工作制”剛剛登上微博熱搜。
據《職場人加班現狀調查報告2022》,91.6%的人或多或少需要加班,近六成人平均每天加班超過一小時,
2019年,幾位中國程序員在Github上發起“996·ICU”運動,反對996工作制。這個項目至今還在,在Github上獲得了二十多萬的點贊,成為一個響亮的“反加班”口號。
“現在員工加班,在公司政策層面,形式上都是自愿的。你到了下班時間,理論上你可以回去,但別人都不走,領導也沒走,你一個人敢不敢走?所以實際上成了一種自愿加班氛圍。
”浙大光華法學院副教授鐘瑞慶在《晚點》的采訪中指出。沒人比老板們更懂人的自由意志。
即使到了這個力度,澳大利亞的加班也沒有被完全杜絕。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,愛卷是人類的一部分天性。當上班這件事成了要拿命做賭注的事,
。谷歌從2012年開始為員工提供豐厚的死亡補償,包括十年內發放50%的工資、股票立即套現、每月1000美金的子女支持。“與谷歌里大多數旨在提高幸福感、創造力和生產力的員工福利不同,提供死亡撫恤金對公司來說是一種無利可圖的做法。“前谷歌CHO博克在接受《福布斯》的采訪時說,這對谷歌沒有任何好處。但是,幫助員工家人度過這個可怕但不可避免的人生大事,對公司來說很重要。”
騰訊在2016年也推出了類似的員工死亡福利。和保險不同,這項福利“不論員工因為什么原因死亡”都可以拿到。2019年,京東宣布“身故員工子女由公司負擔全部學費和生活費。”
但無論如何,死后的保障聽起來還是太虛無,打工人更在意的是如何在身體、精神都不崩潰的情況下還能享受每天加班到深夜的那20塊錢打車費。這兩年職場續命法被盤成一門互聯網顯學,比喊著“做對這10件事輕松成為職場大女主”的成功學更能吸引打工人。
為了保命,互聯網大廠員工們上班自帶除顫儀,心肺復蘇術、AED(自動體外除顫儀)使用成了員工的必修課程。從“公司終于配了AED”的驚嘆里,可以讀出打工人的濃烈求生欲。
既然熬夜危害可以抵消,不少人開始辦起24小時健身卡,熬夜健身——加班和睡眠平衡不了,那就直接放棄后者。結果就是,大家為了健康讓自己變得不健康。
參考資料:每日經濟新聞,《“月加班120小時到手4800元,時薪只有16元”!汽車大廠員工吐槽被迫卷工時》2024.07前程無憂,《職場人加班現狀調查報告2022》,2022.08晚點Latepost,“打工”不是一切——與五位學者對談互聯網加班文化及其他,2021.02
版權聲明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