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湊錢上學甘肅農村女孩給馬云寄母雞慘遭拒絕后竟一哭成名
2019年,移動互聯網浪潮席卷中國大地,短視頻平臺崛起,記錄著人間百態,也意外地將一個大山深處的女孩推到了聚光燈下。
故事一開始,有一只母雞,還有一個郵局,這當中出現了一個和時代格格不入的舉動,看起來特別荒誕。
楊虹艷,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,此時正緊緊抱著家里僅有的一只會下蛋的母雞,她沿著幾十里的山路,一路艱辛地走到了鎮上的郵局,她心意已決,執意要把這只母雞寄給馬云,寄往支付寶。
郵局工作人員看著女孩,真是又好氣又好笑,告訴她活的東西不能寄,而且她連收件地址都沒說清楚,女孩的眼淚奪眶而出,這一幕被記錄下來,上傳網絡,迅速發酵,引來無數網友的嘲諷和不解。
有人說她愚蠢,有人說她作秀,網絡世界充斥著對這個女孩的誤讀和偏見,而在這看似滑稽的舉動背后,卻隱藏著一個令人心酸的求學夢。
楊虹艷的家庭是因病致貧的典型例子,她父親被眼疾糾纏多年,這種病讓他沒辦法干重體力活,所以他只能在家里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活兒。
母親獨自挑起了養家糊口的大梁,每天從早忙到晚,不停地勞作,可即便如此,也僅僅能讓一家人勉強填飽肚子,生活過得緊緊巴巴,楊虹艷、哥哥和父母一家四口,全靠母親一個人苦苦支撐。
楊虹艷從很小的時候起,為了節省錢,幾乎沒怎么吃過肉,在她看來,米飯都已經算是比較奢侈的食物了,她平時的午飯十分簡陋,要么是兩個水煮土豆,要么是兩塊涼地瓜。
一年到頭,也就只有過年的時候,楊虹艷家才能有機會吃到那么一點點肉,可奇怪的是,這碗肉通常都沒人去動筷子,最后還是原封不動地收起來,貧困就像一張看不見的網,罩住了這個家庭,也束縛了楊虹艷的視野。
她所了解的世界,就是這片大山,這個小山村,以及村里那些和她一樣,早早輟學,結婚生子,重復著父輩命運的同齡人。
但楊虹艷不愿意就這樣被貧困束縛,她打小就十分勤奮努力,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,她覺得,讀書是走出大山、改變命運的最好機會,這份信念,在她心中根深蒂固,支撐著她克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。
她初中畢業時成績出類拔萃,成功考入了當地的重點高中,這本是她扭轉命運的大好時機,而那高額的學費就像一座難以逾越的巍峨大山,橫亙在她眼前,險些讓她與這個千辛萬苦得來的機會失之交臂。
為了能讓妹妹楊虹艷繼續上學,哥哥毅然放棄了自己的學業,選擇外出打工掙錢補貼家用,哥哥的學習成績也很棒,楊虹艷的初中老師們被她的求學精神打動了,大家紛紛湊錢幫她交了第一學期的學費。
這讓她得以邁入高中校門,繼續追逐自己的夢想,高中學費只是楊虹艷求學路上的一個難題,上大學的學費問題同樣讓她頭疼。
楊虹艷內心掙扎,也曾想過輟學打工,減輕家庭負擔,但父母的堅持和鼓勵,讓她打消了這個念頭,他們無論如何都要讓女兒走出大山擺脫貧困,即使這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犧牲。
正當她為學費問題急得焦頭爛額的時候,同桌告訴了她一則消息,同桌說,只要給支付寶捐 2000 個雞蛋,就可以得到扶持,這樣就能繼續上學,這個消息就像黑暗中的一絲曙光,讓楊虹艷看到了希望。
對于楊虹艷來說,她是在信息閉塞的環境中長大的,而這個消息宛如一道耀眼的亮光,直直地射進了她的生活,這亮光帶來了希望,讓她原本因絕望而黯淡的眼神又重新有了光彩。
楊虹艷沒有手機,所以她沒辦法去查證同桌講的事情真假,便直接選擇相信了,2000個雞蛋對她來說,是個天文數字般的數目,即使砸鍋賣鐵也湊不齊,情急之下,她想到了家里唯一一只會下蛋的母雞。
在她單純的思維里,如果把這只母雞送給馬云,它每天都能下蛋,馬云就能天天吃到新鮮的雞蛋,他一高興,說不定就會資助她讀書了。
這個想法,在今天看來或許有些幼稚,甚至可笑,但在當時,卻是楊虹艷能想到的唯一的辦法。
于是,就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:有一個身形瘦弱的女孩,懷里緊緊抱著家里唯一值錢的母雞,出現在了郵局的門口,她心心念念地想要把母雞寄給馬云,因為她渴望以此來換取自己上大學的寶貴機會。
楊虹艷抱著母雞去郵局的視頻,被郵局工作人員上傳網絡后,迅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,起初,評論區大多是嘲笑和不解的聲音。
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,竟然還有人不知道支付寶是什么,竟然還有人抱著母雞去郵局,想要寄給馬云,這在很多人看來,簡直是不可思議,是愚昧無知的表現。
真的是,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,什么稀奇古怪的招數都能想得出來,現在的這些孩子,到底是怎么回事?
諸如此類的評論,充斥著網絡空間,將楊虹艷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,她成了網友們閑暇時的談資,一個被大家嘲笑的“網紅”。
網絡暴力,像一把把無形的利刃,刺痛著楊虹艷的心,她不明白,自己只是想上學,只是想改變命九游娛樂NineGame運,為什么就這么難?
她原本就敏感脆弱的內心,更加承受不住這樣的打擊,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,一些媒體開始關注此事,并深入九游娛樂NineGame調查事情的真相。
他們來到楊虹艷的家鄉,和她的家人、老師、同學聊了聊,想了解更多關于這個女孩的故事。
當鏡頭對準這個貧困的家庭,當記者的筆觸記錄下楊虹艷的求學經歷,當人們了解到她為了讀書所付出的努力,那些曾經的嘲笑和質疑,逐漸變成了心疼和理解。
媒體的報道,像一盞明燈,照亮了大山深處的求學之路,也照亮了社會責任的擔當,楊虹艷的故事,不再是一個簡單的“笑話”,而是一個關于貧困、希望與社會責任的深刻故事。
網絡輿論,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,從嘲笑到同情,從質疑到支持,人們開始為楊虹艷的求學夢加油,希望她能早日走出大山,實現自己的夢想。
沒多久,“加油木蘭”助學組織找到了楊虹艷,還上門進行了家訪和資格審核,員工看到楊虹艷家里的狀況,雖然東西不多,但墻上貼滿了獎狀,都被她的堅強和樂觀打動了。
經過一番審核后,“加油木蘭” 項目決定對楊虹艷進行資助,幫助她完成高中學業,不僅如此,他們還承諾,如果楊虹艷能考上大學,會繼續資助她完成大學學業,那一刻,楊虹艷終于笑了,她的夢想成了真。
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,楊虹艷得以安心學習,不再為學費問題擔憂,她更加努力地學習,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高中學業,并成功考上了大學。
雖然為了保護楊虹艷的隱私,支付寶和相關機構并沒有公開她最終被哪所大學錄取,但據知情人士透露,她最終選擇了一所西部的211師范類大學。
這所大學學費相對較低,而且師范專業畢業后,更容易找到工作,這對于出身貧困的楊虹艷來說,無疑是一個更務實的選擇。
大學,是楊虹艷人生新的起點,也是她夢想的新起點,在這里,她能接觸更廣闊的世界,學到更多知識,認識更多興趣相投的朋友。
她下定決心要用知識來充實自我,靠著自身的努力奮斗去改變命運,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人民教師,這樣她就能憑借自己的力量,去幫助更多那些和她有著相似經歷的孩子,讓他們也有機會改變人生。
楊虹艷的故事會一直激勵我們,不忘初衷,努力向前,為大家的共同富裕出一份力。
上游新聞2019.1.6——2019年馬云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舉行 重慶兩名老師獲獎
版權聲明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