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平:警惕網紅“賣慘”重建網絡互信
“離開了媽媽”“單親爸爸”“抱著孩子送外賣”……網紅“千伊寶貝”通過販賣苦難,在獲得了網民同情和流量收益后“翻車”,被行政機關處罰。當網民們的善意再一次被“戲耍”,網絡互信還能“雙向奔赴”嗎?
在數字經濟時代,短視頻平臺有門檻低、流量多、變現快等特點,不少人通過展示技能或記錄生活,獲得流量和收益,成為百萬網紅。但有的人不研究創作技術,不深耕視頻內容,而是通過設立虛假的人設來達到引流的效果。從“軍嫂樊小慧”到網紅“小小”,近年來,不少人打著“家世不好”“被人虐待”“遭人背叛”等旗號,虛構出“窮苦人積極生活”的故事,不少網民看后既感同情又備受鼓舞,紛紛為這些視頻點贊或是購買其直播間的商品為其助力。
看似“傳遞正能量”的背后,實際上卻是不良網紅為了一己私利,把社會“互助互信”的美德當成賺錢的工具,利用網民的善良為自己謀九游官網app取利益,這不僅是把自己推進了違法的禁區,更會不斷透支網絡信任乃至社會信任。久而久之,這種道德失范、信用缺失的現象會逐漸將大眾推向冷漠的邊緣,致使那些真正需要借助網絡力量尋求幫助的人或家庭,喪失獲得群眾善意的機會。
重建網絡互信需要平臺、創作者、網民、監管部門齊頭并進,才能修復好岌岌可危的網絡互信體系。網絡平臺作為網絡空間最直接的“把關人”,應擔起應有的責任,提高賬號的審核標準和力度。創作者們需守好道德和法律的紅線,謹記“真誠真實”才是真正的“流量密碼”。在浩如煙海的網絡信息面前,網民也需要保持獨立思考和冷靜判斷,警惕短視頻中的“虛假劇本”,不在別人的段子里流下寶貴的眼淚,不為虛假人設花費自己的辛苦錢。
2024年4月,中央九游官網app網信辦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兩個月的“清朗·整治‘自媒體’無底線月,中央網信辦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一個月的“清朗·網絡直播領域虛假和低俗亂象整治”專項行動……一系列整治短視頻、網絡直播的專項行動聚焦重點平臺,針對假冒仿冒、造謠傳謠等突出問題展開,阻斷了不少不法賬號牟取流量利益的道路。
網絡互信體系重建任重道遠,整治行動還需長期且穩定的開展,相關監管制度也需與時俱進不斷完善,讓網絡流量真正地流向認真做內容的創造者和需要幫助的網民,實現網絡互信的“雙向奔赴”。
版權聲明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